2020年10月9日
長者安居協會展開「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 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提供全面支援

國際認知障礙症協會(ADI) 估計,2019 年全球有超過 5 千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到 2050 年預計將增長至 1 5 2 百萬人。年紀愈大會令認知障礙症愈趨惡化,據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估計,本港每1070歲以上的長者便有1名患者,85歲以上的比率更高達三分一 (資料來源: https://www.hkada.org.hk/types-of-dementia。於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地區如香港,認知障礙症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威脅。

長者安居協會「一線通平安鐘TM」作為全港最大的遙距支援長者服務之一,致力為患者、其家人及照顧者提供更有系統、更全面、更個人化的日常協助及行動關懷。協會於今天10月8日)宣布展開為期兩年的「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結合協會「一線通平安鐘TM」24/7緊急支援及全面關顧服務、「一線通®智能手錶」功能,以及引入最新針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的支援服務,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好幫手。

圖片一: 王虹虹(王蓉)女士表示,協會「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為期兩年,並希望能作出補遺,為中產人士提供認知障礙症相關支援及服務。  

圖片一:   王虹虹(王蓉)女士表示,協會「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為期兩年,並希望能作出補遺,為中產人士提供認知障礙症相關支援及服務。

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王蓉)女士表示:「根據推算,在協會約74,000名用戶中,大概有14,000人患有認知障礙症。然而,目前已知的確診及懷疑用戶人數只有約一成即1,500人。我們相信70歲以上的長者有相當大部分不知道自己患有認知障礙症。粗略估計,社會上每一名長者證實有認知障礙症,就約有89名認知障礙症長者未獲診斷及得到照顧,對此協會十分關注。」

儘管政府資助機構已提供社區支援給患者及其照顧者,但面向中產人士的相對較少,他們能獲得支援服務很有限。有見及此,協會希望能作出補遺,推出為期兩年的「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計劃詳情如下:

* 只適用於「一線通®智能手錶」

為提高大眾對認知障礙症的意識,長者安居協會早前趁中秋節以港幣十萬元支持高錕慈善基金的義賣月餅活動,基金於扣除成本後全數用於營運。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表示:「於十年間,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將進一步上升,每個人身邊總會認識到一位患者,他們可能是鄰居或朋友。照顧患者是一場經年且不斷的學習旅程,我很高興長者安居協會將其全面的服務延伸至認知障礙症及其照顧者。高錕慈善基金全力支持『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希望計劃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圖片二: 長者安居協會捐出港幣十萬元支持高錕慈善基金月餅義賣活動,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王蓉)(左)主持支票移交儀式,由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右)接受,高黃美芸女士表示基金全力支持「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希望計劃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圖片二:  長者安居協會捐出港幣十萬元支持高錕慈善基金月餅義賣活動,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王蓉)()主持支票移交儀式,由高錕慈善基金主席高黃美芸()接受,高黃美芸女士表示基金全力支持「一線通®腦健康導航計劃」,希望計劃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

此外,協會特別攝製一套微電影,由羅蘭姐及鄧萃雯主演,主題為「她沒有忘記」,演繹出照顧者和認知障礙症患者之間的關心和愛,並提醒大眾「早一點認知,愛沒有障礙」,帶出「及早發現,及早面對,及早治療」的重要訊息。

關於一線通平安鐘服務

「一線通平安鐘TM」服務由長者安居協會營運,為全面的24/7支援服務,以緊急支援、綜合關顧、日夜守護、健康管理、樂齡服務、生活輔助為主要的服務範疇。

一線通平安鐘」服務範圍

緊急支援

  • 致電警方999
  • 召喚救護車
  • 傳送電子病歷紀錄至公立醫院急症室 (與醫院管理局合作)
  • 搜尋用戶的流動產品位置
  • 緊急時通知指定聯絡人
  • 跟進用戶入院後情況

全面關顧服務

  • 提供電話慰問
  • 預約門診
  • 覆診及服藥提醒
  • 解答社區及生活諮詢
  • 註冊社工情緒輔導
  • 註冊護士提供健康及飲食貼士

 關於長者安居協會

長者安居協會於1996年成立,為香港最具規模的社會企業之一,同時為自負盈虧的非牟利慈善團體。協會提供全面的24/7支援服務 —— 「一線通平安鐘TM」,以緊急支援、綜合關顧、日夜守護、健康管理、樂齡服務、生活輔助為主要的服務範疇。協會的服務結合科技及人本元素,以創新的理念及手法,務求讓每位用戶都能居家安老,享受有質素的生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