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趙姬李皓鑭

童三軍先生

香港知名的謎語專家,有 "謎語大王" 稱号,曾於許多不同的場合主持燈謎大會,如:<華員會就職典禮>、<辛亥革命百週年紀念>、<文娛會春茗>、<蓬瀛仙館春節聯歡>、<第一屆孔子學會成立典禮>、<少年警訊新春團拜>、<孔教學院敬老賀新春>等等活動等。童先生也是一位業餘作家,作品有包括: 包公奇案系列之《紫玉盃》 和《神農教》,此兩部中篇小說是特意借包公奇案介紹指紋破案的作品。其他作品尚有《軍裝警員瘦骨仙的艷遇》,短篇小說:《千禧年警察故事》。童先生對文化歷史有相當修養,今趟為本會撰寫生活達人的文化歷史專欄,以其生動文筆,獨特的見解,肯定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樂趣,是值得我們去欣賞的。

近日在本港電視台播出的大型歷史劇集《皓鑭傳》,把宮廷鬥爭刻畫得淋灕盡緻,將人性的醜惡盡顯無遺。劇中的忠臣良將,能人智士,一一搬上銀幕,令人嘆為觀止。而且場面偉大,幕幕驚心,製作認真,對白精警,句句有出處,真的值得一贊!

本人至欣賞《皓鑭傳》的三個特點:

1/ 劇中人物所説的對話,不論是主角,配角,閒角,都是言之有物,不會無的放矢。

2/ 劇中的故事情節,雖然並非發生在呂不韋,李皓鑭身上,但都有出處,有史跡可尋,這也是一般人所忽略的。

3/ 劇中還配上幾首歌,乃出自詩經,配以古樂,令到劇集的品味身價,節節提升,正是話中有話,別具意義。

這套片在本港電視台播出,共62集,集集精彩,幕幕高潮,除了大型戰爭場面,還有鬥智慧、鬥權謀、鬥勇氣的兵家策略,可謂劇力萬鈞,所以好評如潮,廣受香港觀眾的歡迎,並創下近年收視率的歷史新高!

有人問:《皓鑭傳》是否虛構的呢?歷史上究竟有沒有李皓鑭這個人呢?

 

還原歷史真相

電視劇中的李皓鑭,就是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所述的趙姬,其真姓名在史記並無記載,她是全賴呂不韋一手提攜,才得以青雲直上。

其實《皓鑭傳》的整個故事,都是根據成語故事《奇貨可居》所改編而來的,當中的主角是商人呂不韋。

原來古代的商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禮崩樂壞,加上商人營商得利,其勢力漸漸冒起,有了社會地位,開始在政壇上佔一席位,而呂不韋就其中一個表表者。

一日,呂不韋到趙國邯鄲經商,發現秦昭王的孫兒異人(子楚),正在趙國當人質。

時秦趙交戰,趙國對異人不善,生活匱乏,呂不韋則視此為奇貨可居,便在異人身上作重本投資。

是夜,呂不韋問其父:

「耕田之利十倍,販運珠寶百倍,若扶植落難王孫成國君,可利幾倍?」

答:「千倍,萬倍,可計也!」

呂不韋便決定做這筆大買賣,為異人四處奔走,使秦王孫返秦,立為嗣子,再立為太子,最後坐上秦王之位,呂不韋便當上丞相,掌握秦國軍政大權。

以上就是成語「奇貨可居」的出處,其原文如下: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子於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乃引與坐,深語《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

 

落難王孫成王之路

其過程是這樣的,呂不韋首先拿出一大筆錢,買通監視異人的趙國官員,結識了異人,並對他說:

「我若助你返秦,立為太子,成為未來國君,如何?」

異人說,定當厚報。

呂不韋立即赴秦,重金賄賂安國君左右,把異人贖回秦國。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最寵愛之華陽夫人卻膝下無兒,即送大量奇珍異寶予她,遂收異人為嗣子。

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即位,史稱孝文王,立異人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異人即位為王,即莊襄王。

莊襄王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為丞相,封文信侯,以十萬戶的租稅作為俸祿。

異人全賴呂之悉心安排,用疏財仗義的手法,為異人四處奔走,先令他返回秦國,才成為秦王。

可是莊襄王(異人) 即位三年而薨,其子嬴政13歲登基,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稱呂不韋為仲父,呂做了秦國丞相,掌握軍政大權,為秦國東征西討,為秦始皇打下統一六國的根基。

至於趙姬,史記著墨不多,只說異人見呂不韋姬(趙姬)面容姣好,便向呂不韋索討趙姬,許之。異人透過呂不韋的獻策,才得以歸秦,立為嗣子,進而成為太子,才登上國君之位。

異人英年早逝,其子嬴政登基,趙姬當上太后,與宮中假太監嫪毐私通,並誕下兩個兒子。嫪毐也借助太后關系,傾一時,封長信侯,與呂不韋抗衡。結果,秦始皇長大後,有了個人實力,便先剷除內患,呂與嫪毐皆先後被殺,再對外戰爭,最後平定六國,統一天下!


李皓鑭的經歷

電視劇中有關李皓鑭九死一生的經歷,屬於故事演繹中的「誇飾法」,為求營造氣氛而言,不能盡信。等同西方特務電影007占士邦,永遠打不死,事實上,天下間沒有這麼幸運的人! 

劇中的李皓鑭,有愛、有恨,有情、有義、有智、有謀、有理想、也有遠見、有原則、也有底線。她是一個多重性格的女性,又有幸運之神眷顧,所以次次能夠化險為夷。她自小多災多刧,卻有永不低頭的個性! 

《皓鑭傳》中有部分人物雖然是虛構,但也穿插得合情合理,以配合故事的發展。導演和編劇巧妙地將歷史典故,套在假戲之內,這是安排得當之妙,值得一贊!

看官不要因為劇中有部分人物虛構,便加以劣評,其實只要穿插得合情合理,配合故事的發展,就是佳作。好像《三國演義》,也有虛構成分,但也廣受歡迎!

記得小時候,教我中文課的傅定中老師曾說,只要看懂一本《三國演義》,就能夠理解一百本經典著作。此話甚有道理,今日我也發現,只看這套《皓鑭傳》,也有異曲同工之效,可以從中折射出許多歷史文化知識,這就是欣賞優良作品之價值所在!


《皓鑭傳》中的人物個性分析

《皓鑭傳》中有許多穿的故事人物,性格鮮明,個個不同,例如:

公主雅之痴情,李皓鑭之睿智,白仲之勇,白靈兒之無知、衝動,范雅之單純、可憐。深謀遠慮者:如趙之趙王、王后、公子蛟、韓少妃;秦之老秦王、華陽夫人、子楚及呂不韋。

劇中人物個個勾心鬥角,各懷鬼胎,笑裡藏刀,陰險毒辣,只有范雅至單純可愛,也至可憐,白靈兒也很可憐!

只見宮廷之內,有明鬥,有暗鬥,有明刀明槍的格鬥,更有暗殺,刺殺,毒殺,內裡充滿重重殺機,可謂幕幕驚心!

趙王有三個公子,長公子蛟為了王位而詭計多端,二公子羽表面沉默,內裡卻是野心勃勃,只有三公子逸不尚名利權位,與醫師殷小春性格相似,而且是兩小無猜,原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惜天公不作美,公子逸萬萬想不到,當年殺他母親的那個兇手,竟然是他的心上人,而他一生中至大的心願,就是代母報仇,內心的恩怨情仇,一時湧上心頭!但到了最後,公子逸竟然也為殷小春而死,這是多麼錯綜複雜的內心矛盾啊!

雖然史記沒有以上記載,但是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就是繼承趙王的,都不是以上三人。也就是說,所加的人物故事,並無篡改歷史大義,這是《皓鑭傳》中導演和編劇成功之處。凡做歷史劇,要有傳承文化歷史的責任,內容不能偏離歷史,只能在支節上附加色彩,不能在大路上偏離史實,否則就是篡改歷史教材,有違文化人傳承文化的責任!

趙國高將軍助長公子蛟謀反失敗,其子高昊陽卻是護駕有功,高將軍叫兒子高昊陽獻己頭予趙王,免得禍及高氏全族,突顕古人的「忠孝觀念」,及其矛盾所在!

劇中人物性格,其中以醫師殷小春至有特色,不論是敵是友,或者是仇家,皆盡力救治,特顯了「醫者父母心」的職業精神。她與白仲將軍、白靈兒、趙國韓少妃、公子逸、高昊陽……等人交手,從中揭露了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各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從而衍生出種種矛盾及恩怨情仇,值得一看!

哲理方面,可以從對話之中,剖析呂不韋,子楚,皓鑭,華陽夫人,宣侯婦,瓊華公主,公主雅,趙國王后……等人的人生觀,各有不同的立場,背景,見解,所以做出不同的決策。

其中至難得的是講述《愛情觀》,有人肯為愛情而犧牲一切,確是可歌可泣!例如公主雅與白靈兒,皆肯為愛情而不顧一切,乃萬千少女的真實寫照,但性格上公主雅奸狡毒辣,白靈兒無知、衝動。

殷小春的愛情故事也非常感人,追求她的分別有趙國公子逸、趙國高昊陽將軍、及秦國之白仲將軍,但都是悲收場,命中注定要孤獨一生。

整體而論,可以媲美古典小說,看一本而通百經,看《皓鑭傳》亦可為我重溫春秋戰國史,以及古代文化史,令人回味無窮。其實一篇好的小說,或者是一套好的電影,就是一份良好的歷史文化教材。肯認真地去欣賞一篇小說,看一套電影,可以從中溫習自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可謂獲益良多。

在此呼籲本港的電視台,多多向內地製片人學習學習,必須尊重歷史及製作用心,才能挽回香港觀眾的信心,及提升目前的收視率!


《皓鑭傳》中所穿插歷史典故

劇中所穿歷史典故甚多,有些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例如呂不韋免去百姓賦稅而得民心,乃借用齊國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燒毀田租冊之計,以收買民心。

又例如解趙國邯鄲之圍,李皓鑭用火牛陣大破秦兵,是借用《齊國田單巧佈火牛陣》,當中還有《火燒籐甲兵》,乃是借用三國演義的《孔明七擒孟獲》,比邯鄲之戰遲約五百年。雖有時間上差距,只是大瑜小疵,有歷史典故在故事中穿插,亦可以間接傳遞中國文化!

雖然《皓鑭傳》有以上種種優點,並不代表毫無缺點,仍有缺點如下:

1/ 首二集在公子蛟的婚禮上,放煙花爆竹很不合理,因為當年尚未有火藥,大約一千年後才發明。

2/ 假太監嫪毐竟是瓊華公主(韓少妃)的弟弟,太不靠譜了,這是不可原諒的,與史實不符,有誤導觀眾之嫌,成為全劇之敗筆所在

3/ 歷史上的「解邯鄲之圍」,並非李皓鑭功勞,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向魏楚求援,還有信陵君竊符救趙,魏國十萬援兵趕到,方解趙國邯鄲之圍。

請大家留意下一期<信陵君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