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童三軍先生 香港知名的謎語專家,有 "謎語大王" 稱号,曾於許多不同的場合主持燈謎大會,如:<華員會就職典禮>、<辛亥革命百週年紀念>、<文娛會春茗>、<蓬瀛仙館春節聯歡>、<第一屆孔子學會成立典禮>、<少年警訊新春團拜>、<孔教學院敬老賀新春>等等活動等。童先生也是一位業餘作家,作品有包括: 包公奇案系列之《紫玉盃》 和《神農教》,此兩部中篇小說是特意借包公奇案介紹指紋破案的作品。其他作品尚有《軍裝警員瘦骨仙的艷遇》,短篇小說:《千禧年警察故事》。童先生對文化歷史有相當修養,今趟為本會撰寫生活達人的文化歷史專欄,以其生動文筆,獨特的見解,肯定會為我們帶來無限的樂趣,是值得我們去欣賞的。 |
秦始皇生父之謎
各位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們有看過電視劇《皓鑭傳》的話,都會產生一個疑問: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呂不韋,還是秦王孫異人(子楚)呢?
可借這一部電視劇,並沒有為你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
那麼,我們嘗試去翻閱歷史典籍吧……
清代學者梁玉繩,根據《史記·呂不韋列傳》: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文章中特別提出「大期」一詞,係指古代婦女足月分娩的日期,意昧趙姬與贏異同居懷孕,確實懷胎十月,才生下嬴政。而《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特別標明秦始皇出生年月為:「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此乃依據秦朝史料編成,皆有所憑據。梁玉繩對此主張:
《史記》作者司馬遷故意將「自匿有身」和「大期」兩則明顯矛盾的事例並舉,是為了要反映當時「呂不韋獻有孕之女」的傳言甚囂塵上的一種春秋筆法。
如果大家看了還是模稜兩可的話,不妨參考春申君黃歇的故事,因為他的人生起跌,及為相之途徑,與呂不韋的故事很甚為相似,而且是同一年代的人,或者可以從中揭開秦始皇生父之謎!
春申君黃歇是誰?
春申君黃歇(?-公元前238年),戰國時代楚國人。楚考烈王時期官至楚國令尹,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為楚國立功之兩代重臣。
這個名字其實在電視劇《皓鑭傳》中,也有提及: 當秦兵圍攻邯鄲之尾聲,秦國將領見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及楚國春申君黃歇,各帶十萬援兵趕到,秦兵始退,方解趙國邯鄲之圍。可是他並沒有在電視劇《皓鑭傳》中出現過。
原來在戰國晚期,興起了「養士之風」,朝中大臣皆以善於養士而聞名,藉此為國家廣招賓客,網羅人才。楚國春申君黃歇也不例外,亦因為養士聞名而被列「戰國四公子」之一,其他的還有: 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此四公子各有招攬門客三千。
春申君是楚國貴族,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以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曾以辯才出使秦國,並上書秦王言秦楚宜相善。時楚太子完入質于秦,被扣留,春申君以命相抵設計將太子送回,隨後亦歸楚,任為楚相。曾率兵救趙,又率六國諸侯軍攻秦。
春申君為楚國所作出的貢獻及其經歷如下……
解三國攻楚之危
自楚懷王入秦國求和,被秦昭王強行扣留後,楚懷王於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國。2年後,楚頃襄王熊橫即位,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楚國,奪下巫郡、黔中郡、四川、貴州兩郡,並於公元前278年攻下楚國都城鄢郢,楚頃襄王被迫把都城向東遷往陳縣(河南)。
楚頃襄王急於和秦國求和,於公元前272年派遣辯才出眾的黃歇出使秦國。當時秦昭王派遣白起進攻韓魏聯軍,擒獲魏國將領,韓魏兩國只好向秦國臣服,並聽命於秦。秦昭王又命令白起同韓魏兩國一起進攻楚,未出發,黃歇恰巧來到秦國,聽到這個計劃。黃歇於是上書勸秦昭王說,秦楚乃是最強大國,如果秦欲攻打楚,必然會導致兩敗俱傷,很容易使韓、趙、魏、齊等國家得漁翁之利。不如讓秦和楚結盟,然後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其它國家。秦昭王被黃歇成功說服,於是阻止白起出征,派使臣與楚國締結盟約。
史記原文
「天下莫彊於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兩虎相與鬥而駑犬受其獘,不如善楚……臣聞物至則反,冬夏是也……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謂能矣……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單矣……臣爲王慮,莫若善楚。秦、楚合而爲一以臨韓,韓必斂手……昭王曰:善。於是乃止白起而謝韓、魏。發使賂楚,約爲與國。」
黃歇冒死救主
事後黃歇回到楚國,楚頃襄王派黃歇和太子熊完,赴秦做人質,秦昭王將他們扣留十年。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黃歇知秦相范雎和熊完關係好,於是試圖說服范雎,讓熊完回楚,若楚王一病不起,熊完即位後會感激秦國,及維護秦楚關係,否則楚國會另立太子,則秦楚關係將破裂,而太子熊完也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價值的人。范雎告知秦昭王,秦昭王只許黃歇去探問楚王病情,再作打算。
黃歇為太子熊完擔憂,此時此刻若不回楚,楚王室宗親陽文君,必定會把自己的兒子立為新太子,熊完就不能繼承王位了。於是,黃歇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夫出關,而他自己卻在住所留守,並以熊完生病為藉口謝絕訪客。等熊完走遠了,秦國沒辦法再追到時,黃歇才向秦昭王說出實情,秦昭王大怒,想把黃歇賜死。范雎勸道,熊完即位後,必定會重用黃歇,不如放黃歇回楚,以表示秦國的親善。秦昭王因而將黃歇送回楚國。
黃歇回楚三個月,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黃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淮北十二縣的封地。
原文
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年。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范雎)善,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黃歇爲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而陽文君(楚頃襄王的兄弟)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爲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衣服爲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爲謝病。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昭王大怒,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爲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
春申君與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結果導致趙國40多萬兵士被秦國坑殺。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趙都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國的丞相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求援。
初,楚考烈王同樣畏秦,不想出兵,雙方“日出而言之,日中不訣”。自薦而來的平原君門客毛遂見此僵局,按劍登階而上,脅迫考烈王與趙國聯合抗秦。場面變得緊張起來。在這關鍵時刻,黃歇出面力主抗秦,並表示願意親率大軍出征。考烈王見事已如此,只好與趙勝歃血定盟,派遣黃歇領兵救趙。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出信陵君魏無忌救援趙國,在楚、魏、趙三國的聯合下,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
通過領兵救趙,春申君的在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國重新興盛強大。除了對外顯示楚國驚人的中興實力,對內則致力於掃除殘越勢力對江東原吳越地的騷擾並開發江東,興修水利,造福於民。同時,春申君也一掃自楚頃襄王以來楚國的奢靡之風,楚考烈王時代的封君們在春申君的約束下,州侯、夏侯……等等,也都不敢恣意妄為、驕奢淫慾,使得秦昭襄王也對楚相黃歇讚嘆不已。
移花接木
黃歇有門客李園,把妹妹李環進獻給歇為妾,後來李環懷有身孕。由於楚考烈王在位多年無子嗣,歇怕楚王死後,楚國王位會被其他王族繼承。李園建議將其妹李環獻給楚王為妃,她懷著的孩子便有機會繼承王位。後來李環生下一子熊悍,被立為太子,李園晉為國舅,得與歇同掌楚國朝政。公元前238年,楚王病重,李園怕太子熊悍的身世敗露,又想取代歇的地位,便以國舅身份暗中豢養刺客,準備刺殺歇。歇另一門客朱英得到消息,便提醒歇,但歇認為李園沒有膽量及能力對付他,故沒有理會。不久,楚王去世,李園搶先進入王宮,在棘門埋下刺客。歇前去王宮奔喪,受到刺客伏擊,被斬殺,首級扔在棘門外。同時,李園派官兵前去歇家中,將歇一家滅族。同年,熊悍繼位,是為楚幽王,李園取代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
黃歇的故事,與呂不韋的故事很相像,而且是同一年代生的傳奇故事。呂不韋在趙國扶植落難王孫異人,又獻趙姬予異人,又協助秦王孫歸秦,後來成為秦國的莊襄王,為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為丞相,封文信侯。黃歇冒死協助楚太子熊完回國,成為後來的楚考烈王,登位後任黃歇為楚國令尹,事後又獻姬妾李環予楚王,從此權傾朝野。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十四年,秦國的庄襄王即位,任命呂不韋為秦相,封為文信侯。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即秦始皇即位第九年,嫪毐與秦國太后私亂,事發後夷滅三族,呂不韋在秦也被誅殺,而黃歇在楚也是這一年被斬殺,真是太巧合了。
從黃歇的故事,或者可以為大家揭開秦始皇生父之謎!
自公元前238年,李園殺害黃歇,楚之國力一蹶不振。秦王政親政後,先遣李信為將,領二十萬兵馬攻楚,公元前223年,秦派王翦率六十萬兵大敗楚軍,俘虜了楚國國君。到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楚國長江以南土地,楚國滅亡!
春申君黃歇雖死,但他對中國經濟與文化的貢獻甚多,特别對黃浦江的疏浚,所以江蘇蘇州人頗敬春申君,不少民眾奉之為城隍,定期祭祀,可謂雖死猶生。
本人亦為春申君黃歇而賦詩一首:
「國家多難為楚使,滔滔雄辯說秦王,
若非李園施毒手,荆楚復興漸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