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保險業聯會簡介 香港保險業聯會(保聯)於1988年8月8日成立,負責保險業的自律監管工作,又以推動及促進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爲宗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全面認可的保險業代表機構。保聯現時有128家會員公司,86家經營産險,42家則屬壽險公司,這些會員公司的承保額佔香港保險市場總毛保費九成以上。保聯負責處理保險代理的登記與相關監管事宜,為投保人及保險公司提供申訴途徑。此外,更積極參與討論所有與保險業有關的議題,為業界發聲,爭取權益。保聯一直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為聯會的首要任務,透過不同渠道及途徑,向大眾灌輸保險知識,令已購買保險產品的市民了解自己應有的權利,而未購買的市民則可以獲取有關保險的知識。近年,保聯更積極履行企業公民的責任,在各個平台上與不同機構合作,參與林林總總的公益活動與事務,為社會不同階層注入正能量,建構更美好的社會。 |
醫療保險
上文建議了投保危疾保險與醫療保險以分散可能出現的醫療開支予保險公司,並介紹了危疾保險的內容與注意事項,本文續對醫療保險作闡釋。
醫療保險是針對醫療費用的保障,旨在減輕投保人患病或住院時,需要支付醫藥費的負擔,本身並無儲蓄功能,不會為投保人帶來任何投資回報。醫療保險主要分為門診計劃、住院計劃兩大類:
門診計劃
主要針對門診服務的賠償,其保障範圍包括:註冊醫生或專科醫生的診金及藥物費用、特別檢驗和化驗費用等。每份門診計劃會訂明每次診症的最高賠償額,以及每年的診治次數限額。有些計劃甚至包括中醫門診服務。
住院計劃
主要保障投保人因病或意外受傷的住院開支,包括:醫生費、房租及膳食開支、巡房費、手術及手術室費、麻醉師費及深切治療等等。賠償是以實報實銷為原則。有些保單或要求投保人支付「墊底費」,因此賠償額可能並非保證100%。
巿面上的住院計劃,除了保費和保額不同,當中的保障項目亦有差異。然而,無論是哪一家保險公司提供的計劃,其保障金額一般都設有最高賠償額或者賠償次數上限。一般情況下,手術費、麻醉費和手術室費會按手術的複雜程度(屬大、中、小型手術)而作出定額或按比例賠償。
除了以上兩大類別,巿場上亦有一種「住院現金計劃」。住院現金計劃是以投保人住院日數為單位,按日發放定額現金,供投保人隨意運用,以應付日常開支,減輕投保人之經濟負擔;住院期間的費用則不在此保障範圍內。
請注意,保單會列明住院的定義,例如:投保人住院超過保單界定的時數,方符合住院的定義,可獲現金津貼。此外,這種計劃都會設定最高的賠償日數。
與危疾保險相若,一般設有投保年齡上限及可能對曾經患過的疾病,加入豁免條款。所以,投保人在選購時應該小心比較不同計劃的保障條款、受保項目的定義和豁免條款等,選取最切合個人需要的保險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