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夏季藥膳

 

周振漢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早年畢業於本土的中醫學校,其後在國內取得本科資格。在香港行醫十六年,服務對象以基層大眾為主。

 

 

夏季藥膳

 

今年夏天好像來得特別早,五月份已經有超過30°C的天氣。夏天較常出現的不適有身熱口渴、食慾不振和腸胃炎等。

 

身熱口渴多數因為炎熱的天氣蒸發和消耗身體的水分,做成人體津液受損,所以選擇藥食應以清熱生津為原則,例如可以多吃夏季盛產的多汁液瓜果,如西瓜、冬瓜、老黃瓜等,中藥材方面可以選花旗參、麥冬、石斛、玉竹等加入湯料之中。

 

食慾不振的形成則比較複雜,部份人因為胃的消化液不足,酸甜的食物或飲料可以幫助刺激起食慾,例如酸梅湯、紫背天葵飲等。

 

但導致夏季食慾不振最常見原因,是「濕」邪妨礙脾胃的正常功能,其中又有偏於「濕熱」和偏於「寒濕」的區別,一般以偏於「濕熱」的情況較為常見。

 

偏於「濕熱」(註1)的情況,大多數與夏季濕熱的氣候有關,或因為熱底的人過量飲冷或進食生冷食物所致,這時選擇藥食應以清熱利濕為原則,如綠豆、薏米、赤小豆等。

 

至於偏於「寒濕」所引致的食慾不振,多見於身體較弱的人,例如心肺功能較差的長期病患者。輕微的情況,可以試用芳香解暑兼能温化寒濕的中藥煎水代茶飲用,如藿香茶。

 

註1: 嚴格來說,中醫會將偏於「濕熱」的情況再細分為「濕重於熱」和「熱重於濕」兩類,但未學過中醫的人很難分辨,有需要時請咨詢相熟的中醫師。

  

介紹一些夏季的中藥飲食調理食譜:

 

紫背天葵山楂飲

不少人夏天到內地旅遊都飲過紫背天葵飲品,並且感受到它消暑解渴的功效。在香港,一般只有在大澳才會有紫背天葵飲品出售。其實許多人不知道,在很多中藥店也可以買到紫背天葵,所以自家製紫背天葵飲品也頗容易。

 

在中藥店買回來的紫背天葵,一般都藏有泥沙,一定要浸洗乾淨。浸洗紫背天葵的水會染得紅紅的,為免浪費,浸洗第一次的水可以丟棄,第二次以後的水可以保留上面沒沙的部份作為部份的水。

 

【材料】紫背天葵二両、山楂一両、冰糖適量。

 

【做法】

將浸洗乾淨的紫背天葵和洗淨的山楂放入鍋內,總共加水約1.5公升,煲滾後轉中火煲約45分鐘,加入適量冰糖調至喜愛甜度。這裡的用水量只作參考,可因自己喜愛的濃度自行調整。

 

【功效】消暑、生津。

 

 

紅綠豆涼粉

涼粉是夏季的消暑佳品,它的主要材料是一種叫「涼粉草」的中草藥。涼粉供應商一般用一個個的鐵桶盛載涼粉交給食肆,給人不衛生的感覺,因此許多人不敢在街外吃涼粉。其實自家製的涼粉也可以不太困難,這裡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

 

【材料】涼粉草四両、紅豆二両、綠豆二両、大菜半両,冰糖適量。

 

【做法】

1. 紅豆與綠豆用水浸泡過夜後,入鍋,加適量冰糖,水大約過豆面一寸, 開火煮滾後,繼續煮10分鐘,蓋鍋焗半小時,再開火煮至水滾,繼續煮10分鐘,便可撈起紅、綠豆,瀝乾水,放入器皿底部備用。

2. 涼粉草洗淨,用11碗水煎存8碗,焗半小時後隔去渣。

3. 將半両洗淨的大菜加入涼粉草汁中,並加入適量冰糖,開火煮至大菜溶化,倒入已放好紅、綠豆的器皿中,待冷凝結即成。

 

【功能】清涼、消暑。

 

註:這個方法做出來的涼粉比較爽口,若喜歡較有彈性的口感,則需要盡量抽出涼粉草的膠質,但涼粉草的膠質需要熬煮很長時間才能煮出,所以市售的涼粉會利用梘水幫助出膠。如果不喜歡用梘水,把經長時間熬煮後的涼粉草放入布袋內盡量擠壓揸擰,也有幫助提取更多草膠。如果希望製成的涼粉更結實,要把含有草膠的涼粉草汁液煮至更濃稠,但煮時切勿令滾,需用小火,邊煮邊不停順一個方向攪拌;亦不要煮至過度濃稠,未及倒出便已經凝固在鍋內,甚或變焦。至於煮至什麼濃度比較理想,相信自己親手做一兩次便有所體會。

 

除了用大菜幫助凝固外,也可以用粟粉,方法是將部份放涼後的涼粉草汁,加入粟粉(上述份量的材料,大約需用60克粟粉)攪勻,過篩篩去粗粒和粘在一起的粟粉團後,拌入其餘的涼粉草汁內,攪勻後再煮至濃稠,煮法如上所述。

 

 

藿香茶

現代人常處於冷氣間,又喜歡飲冷凍飲料,體質偏寒的人容易形成寒濕內停,以致身體疲乏、食慾欠佳、腹中鳴響、大便稀爛、舌苔白垢,這時可以試試這個藿香茶。

 

【材料】藿香梗連葉三錢,裝於茶包袋內。

 

【做法】

將藿香茶包放入杯內,冲入第一轉滾水浸泡片刻後倒去不要,再冲入第二次滾水,加蓋焗1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冲泡兩叁次。

 

【功效】解暑、和中、化濕。

 

 

中藥沙律

一般人夏天食慾都比較差,濕潤腍滑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除粥食外,沙律亦是不錯的選擇。這個中藥沙律採用了消暑、利濕、健脾、固腎的中藥,用做沙律的方法製作,工序雖然比較繁複,但味道頗佳,有興趣的網友不妨一試。

 

【材料】淮山、桂圓肉、南豆、綠豆、銀杏、生薏米各30克,時令生果適量。

 

【做法】

1.  將中藥洗淨。

2.  把淮山、南豆、生薏米放入一碗中,綠豆放在另一碗中,加水浸泡過夜。

3.  銀杏去殻、去皮、去芯後,用冷鹽水浸泡30分鐘,撈起隔水蒸15分鐘,備用。

4.  將浸泡好的淮山、南豆、生薏米下鍋加水煮個半小時,然後加入浸泡好的綠豆,再煮一小時,最後加入已經洗淨的桂圖肉,略煮片刻。

5.  撈起以上材料上碟瀝乾水分,加入處理好的銀杏,拌入沙律醬,鋪上切好的時令生果即成。

 

(鳴謝小冰、杰杰協助製作、Miss Ng@藝屋幫助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