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
不可輕視的牙周病

趙汗青牙科醫生

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職香港科技大學校醫,現於太子及屯門私家執業。工作之餘,趙醫生熱心於公益活動;曾在菲律賓、泰國、中國各個地方進行義診工作,亦幫助香港許多非牟利機構舉辦健康講座,包括長者安居協會及香港婦聯等。


 

不可輕視的牙周病


牙周疾病,即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亦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疾病,發病機率甚至高過心血管疾病。在香港,3560歲的人群中,有超過9成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症狀輕微的牙周病,包括刷牙流牙血、口氣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引致牙齦萎縮及牙齒鬆動。

 

牙周病的成因,主要是牙齦(牙肉)邊緣積聚牙菌膜,牙菌膜的細菌所分泌的毒素引致牙周組織發炎,繼而形成牙周病。

 

 

口腔是人體健康的窗口,很多時候身體的系統疾病會反應在牙周健康上。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紊亂、白細胞缺乏症、人類免疫缺乏綜合症(艾滋病):青春期或者妊娠期荷爾蒙紊亂等,都會令牙周病惡化。某些抗高血壓藥物、抗抑鬱藥物、抗排斥藥物亦會令牙肉易於腫脹,惡化牙周健康。因此,治療牙周病首當其衝應全面檢查身體,控制系統疾病,以及戒煙。

 

除了控制疾病及戒煙,臨床治療牙周病,主要包括牙菌膜和牙石,這可以通過平時洗牙及媒體良好的口腔護理所達到。平時每天不僅需要早晚刷牙,還要保持使用牙線或牙縫刷,以清理牙縫中的細菌。

 

對於已經患有中度至嚴重牙周病的病人,除了洗牙之外,還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治療。這包括局部麻醉下的深層洗牙,或者牙周小手術輔助的深層刮治。對於一些患有嚴重牙周的病人,如果治療效果不佳,盡早拔除也是合理的治療。

 

 

現今牙周再生手術已經比較成熟,合適的情況下,牙科醫生能夠再生因牙周病而吸收的牙槽骨,從而令牙齒更加穩固。還有一些軟組織再生手術,能夠令牙齒周圍缺損的軟組織重獲新生。

 

我們建議防範于未然,如果發現問題最好盡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