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汗青牙科醫生 畢業於香港大學,曾任職香港科技大學校醫,現於太子及屯門私家執業。工作之餘,趙醫生熱心於公益活動;曾在菲律賓、泰國、中國各個地方進行義診工作,亦幫助香港許多非牟利機構舉辦健康講座,包括長者安居協會及香港婦聯等。 |
你有牙齒敏感嗎
對於天生牙質較差及有牙齦萎縮問題者而言,喝一杯凍飲的代價,就是換來劇烈的牙齒酸痛。幾乎每兩個成年人之中,就有一個有不同程度的牙齒敏感問題。牙齒敏感問題成因眾多,但大都與牙腳外露有關。以往治療牙齒敏感,需要動小手術封閉外露的牙小管,但現在有新式特製抗敏牙膏,可提供相近的治療效果。
牙齒的最表層是琺瑯質,琺瑯質是由沒有神經線和血管的無機物組成。琺瑯質下的「象牙質」正正相反,象牙質佈滿神經末梢。牙齒敏感主要是由於象牙質外露所引致。如果牙冠的琺瑯質或牙根表面的牙齦和牙槽骨耗損或失去,牙齒就會失去保護層,內層的象牙質便會外露。象牙質內滿佈微細管道,當牙齒直接受到外來刺激時,比如吃喝冷、熱、酸、甜食物和飲品,或者刷牙和用牙線時碰觸到牙齒,就會觸動管道的神經末梢,患者就會感到一陣刺痛。
導致象牙質外露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由於我們使用刷毛過硬的牙刷或過度用力刷牙,令琺瑯質被刷蝕。其次就是經常吃喝高酸性的食物和飲品,導致琺瑯質受酸蝕。另外晚上有磨牙的習慣也會令到琺瑯質流失。
傳統的診所治療牙齒敏感,多以臨床方法用樹脂(Resin Composite)或玻璃離子水門汀(Glass Ionomer Cement)封閉外露的牙根,因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故主要針對較嚴重的個案。如果敏感是由磨牙造成,牙科醫生可以配製護牙膠給患者使用,以免牙齒因磨牙而繼續耗損。
病情輕微者則可定期用抗敏感牙膏,抗敏牙膏內的硝酸鉀(Potassium Nitrate)及精氨酸(Pro Argin)可以減慢神經接收刺痛感覺的速度。由於治療可在家進行及價錢較便宜,故亦日漸普及。
至於預防牙齒敏感方面,我們應該選用軟毛牙刷及輕力刷牙。避免頻密吃喝高酸性的食物和飲料,例如汽水、酸乳酪、紅酒及白酒等,以減少牙齒受到酸蝕。同時避免咀嚼堅硬的食物,例如骨頭、硬殼類等,以減低琺瑯質受損。最後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適量的運動有助紓緩緊張的生活壓力,減少磨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