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運動樂頤年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

長者健康服務在1998年成立,由18間長者健康中心及18支長者健康外展隊伍組成,致力加強為居於社區的長者提供的基層健康護理服務,提高長者自我照顧的能力,鼓勵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推動家人給予支持,以減低長者染病和罹患殘疾的機會。

資訊由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提供

 

文章只供初步參考。如果閣下想取得更多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的協助,請諮詢相關家庭醫生

 

題目︰運動樂頤年

 

主筆: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物理治療師江美琪

 

運動有助改善長者的健康和生活質素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7年的資料,香港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1.3(男性)87.3(女性)。長壽之餘亦要配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真正享受到豐盛的晚年生活。大家都知道恆常運動可保持手腳靈活,研究顯示,適當的運動亦有助預防疾病,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和癌症等;亦能增強心肺功能,維持肌肉力量及預防跌倒,更可改善認知能力,紓緩緊張和抑鬱情緒,對長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都有正面的影響。

 

長者做運動宜多元化

不少長者都有晨運的習慣,但很多時候都只是散散步和伸伸手腳,活動一下,以致從運動所獲得的健康效益未必全面。舉例說,散步只屬輕度的帶氧運動,並不足以強化心肺功能,所以長者應配搭一些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例如健步行 (即把平日的步速增加,呼吸略為加快,但仍暢順並能交談自如)、游泳、太極、社交舞等。此外,長者也應多鍛煉肌肉,以減慢肌肉的流失及體能衰退;另外亦應以伸展運動提升身體柔軟,預防關節僵硬及肌肉痠痛。

 

長者運動量建議

帶氧運動

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例如:每週做5天或以上,每天約30分鐘;若不能持續完成30分鐘運動,可以每節最少維持10分鐘來累積。

強化肌肉

運動

星期兩至三天,針對主要肌肉群如大腿股四頭肌和背肌等,每個動作做10-15訓練後應感到肌肉有一點疲倦,但並不會引致過分肌肉痠痛或其他不適。

伸展運動

星期兩天或以上伸展肌肉時力度要柔和,當感到肌肉微微拉緊,就要維持10-30,每組肌腱重複5-10下,亦可於熱身及緩和運動後進行,以減少受傷機會及幫助身體逐漸回復至靜止水平。

Ÿ  除了以上三種基本的運動元素,活動能力較弱的長者,每星期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以預防跌倒的運動,例如扶著椅子單腳站立。

Ÿ  即使長者因健康理由而不能完成上述建議的運動量,在能力允許和安全情況下,儘量多活動對健康亦有一定的幫助。

 

長者運動安全守則

Ÿ   初次進行運動的人士,應以較輕運動量開始量力而為,循序漸進;

Ÿ   運動前後要有510分鐘的熱身/緩和及伸展運動;

Ÿ   當運動時遇到困難或任何不適,應立刻停止。若不適情況嚴重或持續向醫護人員查詢;患有慢性疾病或對身體健康有疑問的長者在計劃運動前,應先請教醫生。

 

 

 

參考資料:

政府統計處人口統計組. 香港人口生命表2011-2066.

世界衞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