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日
走出隱蔽的天空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長者健康服務在1998年成立,由18間長者健康中心及18支長者健康外展隊伍組成,致力加強為居於社區的長者提供的基層健康護理服務,提高長者自我照顧的能力,鼓勵他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推動家人給予支持,以減低長者染病和罹患殘疾的機會。

資訊由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提供

 

文章只供初步參考。如果閣下想取得更多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的協助,請諮詢相關家庭醫生

 

題目︰走出隱蔽的天空

 

何謂隱蔽長者?獨居就是隱蔽嗎?

隱蔽長者可以是獨居或是兩老同住,他們對社區欠缺歸屬感,甚少與人交往或發展密切的關係,對家庭及人際關係也感到有意義或滿足。隱蔽長者一般缺乏家人或朋友的支持,有需要時亦不會主動向外求助,他們往往得不到適當的社會服務和支援,最終造成與社會隔離。


隱蔽生活對長者健康有影響嗎 ? 

有不少研究發現,隱蔽生活會對長者的身心帶來不良的影響。隱蔽長者一般有較高的患病率、壽命較短、傷殘風險較高,及患病復原速度較慢。他們的睡眠質素亦較差,感覺到較大的生活壓力,容易出現認知障礙或情緒疾病。有些研究亦發現,隱蔽長者較容易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飲酒和缺乏運動等,令他們出現病痛的機會大大提升。

   

長者如何走出隱蔽呢 ?

長者可以嘗試多欣賞別人的優點,嘗試易地而處去了解別人的想法,這樣有助長者與人發展良好和親密的關係。長者亦可以嘗試改善與人相處的技巧,如主動聯絡親友,不必介懷誰先做主動。此外,長者宜培養興趣,學習新事物,到長者中心參加活動,擔當一些新角色,例如義工、組長、導師或學員等,增加人際間互動的機會。行動不方便的長者不妨接受親友、義工或社區人士的探訪和幫助,保持與社會聯繫和接觸。                                

 

親友、義工和社區人士如何協助長者走出隱蔽呢 ?

我們可以主動關懷和幫助身邊有需要的長者, 協助他們購買日常用品,陪伴他們前往覆診,幫忙簡單的家居維修或介紹合適的社區設施、活動和服務。我們亦可主動聯絡和探訪對方,相約一起做運動或茶聚。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儘管是一些微細的親善舉動,如點頭微笑、打個招呼說聲早、給人拉一把門等,其實也足以令隱蔽長者內心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