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在家動起來」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物理治療師
「因為疫情,一年多減少了外出活動,整天困在家裹,如何做運動呢?」
「最近做家務時,雙腳乏力,好像有點站不穩,屋子地方又細小,怎樣鍛練腳力呢?」
各位長者,你們會否有以上的疑問呢?過去一年多,為了減低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風險,你們或會減少了外出活動及進行戶外體能活動;其實,你們也可以在家「動起來」以享受體能活動帶來的好處,以下就讓你們知多一點吧!
從今天起,在家開始「郁」多一點吧!
你們可先從在家「郁」多一點開始,盡量減少臥床或長時間坐著看電視等靜態行為。另外,應靈活地將體能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並由較輕活動量開始,例如:坐著看報紙時也間歇地站立。當身體適應後及身體狀況許可,便可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強度至中等(即活動時,呼吸雖略為加快,但仍然呼吸暢順並能交談自如)。舉例說,可以在看電視時踏健身單車或座地腳踏單車,原地或扶穩固椅踏步。若感覺平日步行有困難或容易跌倒,可嘗試坐著踏步,而雙手像步行般同時擺動。另外,你們也同樣可因應身體狀況和能力而增加活動時間,以每星期最少 150至300 分鐘為目標。所建議時間可以一次過或分多節完成,例如每星期五天,每天至少30分鐘活動。活動長短和種類可配合生活習慣和喜好選擇,例如於早午晚各做10分鐘不同的活動。若你們身體狀況許可,並希望增加活動強度至劇烈強度(即活動時,呼吸加劇以至不能說話),活動時間可以每星期最少達75至150分鐘為目標,或相等於混合上述兩種強度的活動量。
為獲取更全面的健康效益,建議你們也應在家做強化肌肉和鍛煉平衡的運動,以提升身體機能及預防跌倒。以下是一些只需利用簡單器材作為負荷,如水樽、自製米袋或自身體重,便可以做到的運動。
1. 舉水樽
所需器材: 一個注入了300-500毫升的膠水樽(約半磅至一磅) 步驟: 1. 坐著,雙腳微微分開,踏著地,左手穩握一個水樽並放在左側大腿上 2. 左手將水樽向上舉高,直至手肘伸直 3. 維持5秒,然後慢慢放下 4. 每邊各重複10-15下為一組,每次1-3組,隔天做
2. 腳尖站立
|
步驟: 1. 雙手扶著穩固家具,雙腳分開約肩膊闊度,保持腰背挺直 2. 慢慢提起雙腳腳尖,用腳尖站立,維持5秒 3. 重複10-15下為一組,每次1-3組,隔天做 |
「在家動起來」要注意:
長者即使在家運動,都建議穿著一雙鞋底乾淨、有防滑坑紋的運動鞋,以保護雙腳,預防跌倒。進行坐著運動時,要坐在有椅背及不容易翻側的椅子上,有需要可用扶手椅,並盡量將椅子靠牆。需要時,做站立運動期間可扶著穩固的家具以減低跌倒的風險。
患有慢性疾病或對身體健康有疑問的長者在計劃運動前,應先請教醫生。運動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並盡早求診。另外,動作應保持柔和並按能力進行,循序漸進、切忌勉強,並且保持自然呼吸及正確姿勢,以減低受傷的機會。運動前需要做熱身及伸展運動,運動後也要作緩和及伸展運動。
網上運動短片:
現時網上有很多教授運動的短片,不少的長者在家會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觀看及跟著做運動。長者應按照自己活動能力及體力,小心選擇適合長者的運動內容,循序漸進地進行,切勿強行跟上,並注意安全。如對運動內容有疑問,應先請教醫護人員。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也推出了特別為長者而設的<<耆樂.起動>>家居運動網上短片系列(共七篇),由物理治療師設計及指導,適合不同活動能力的長者,能夠鍛煉不同的身體部位以改善健康。長者可因個人能力及需要,在家播放合適的片段,跟著示範「安全在家動起來!」。有興趣的長者可透過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網站(https://www.elderly.gov.hk/tc_chi/fightvirus/physical_activity.html)或掃描以下二維碼觀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