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安全「零意外」
『長者安居協會』 健康專稿題目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職業治療師)
留在熟識的環境,獨立自主地「居家安老」是大部分長者的意願。然而,有關長者的家居意外時有發生,對長者所帶來的後果亦可大可小。如何可以留在家中頤養天年而又達致家居安全「零意外」呢?以下讓我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長者家居意外的解說,同時建議改善方法供大家參考︰
問︰為甚麼長者比較容易發生家居意外?
大部分長者都已經退休,留在家中的時間增多。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機能如肌肉骨骼、感知能力、平衡力和認知能力等都會出現退化。此外,很多長者會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受藥物影響等都可能導致他們較易感到暈眩,引致跌倒。
長者亦可能未察覺身體的退化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令家居意外發生。
問︰長者在家中最常發生的意外是甚麼?
本地資料顯示,長者在家中最常發生的意外是跌倒,其次是扭傷、燒傷、運動意外和撞傷等。
問︰有甚麼因素會導致長者在家中跌倒?
導致長者跌倒的因素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是指關於長者自己身體的情況,例如:平衡力較差,容易暈眩等。另外,一些長者常做的高危的動作如站在矮凳上攀高拿東西,也是導致他們容易跌倒的內在因素之一。
外在因素即是長者的居住環境。香港的居住環境擠迫,家裡空間有限。如長者將雜物放置在通道,或將風扇等家電擺放在房中間位置,便會出現電線橫跨通道的情況。此外,一些有「高低落差」的地方,如廁所的門檻,或日久失修的地板等,都會大大增加長者跌倒的機會。
要預防長者在家中跌倒,應該透過分析內在和外在因素,找出跌倒的成因或高危因素並加以改善,才最為有效。
問︰哪裡是長者在家中最常跌倒的地方?
客廳、廚房和廁所浴室都是長者通常跌倒的地方。原因是長者在這些地方會攀高俯身,或者轉換姿勢。而在浴室內就因為有水、蒸氣和肥皂,加上洗澡的動作,令長者容易滑倒。
問︰在環境上有甚麼改善方法可防止跌倒?
防止跌倒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環境方面,長者和護老者可參考以下建議︰
問︰我家長者時常貪方便,站在矮凳上攀高拿物件,這是否很危險?
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凳子隨時有翻倒的危險。長者拿取物件時也有可能會失去平衡。長者應將常用的物件放置在肩至腰間的高度以方便拿取。如需要拿取位置較高的物件,應請其他的家庭成員幫忙;亦可使用家務助理服務以協助清潔擺放高處的抽氣扇,又或更換燈泡等。
其他習慣方面,長者平時亦應盡量減慢生活步伐,這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發生。另外,一些長者在快速轉換姿勢時會出現「姿勢性低血壓」的現象,導致短暫的暈眩。這時便應停一停,待暈眩過後才繼續活動。
在家中應該穿著合身的衣物,因為過長或過闊的褲管會增加絆倒的風險。長者亦應選擇有防滑膠底的拖鞋,不要只穿著襪子或赤腳行走。
最後,長者在做一些需要平衡能力的動作時(如穿脫褲子),應盡量坐著做,避免單腳站立。
問︰有甚麼輔助器具可以防止長者跌倒呢?
除了安裝扶手外,長者應使用沐浴椅或浴缸板坐下洗澡,亦應使用防滑墊或在地上貼上防滑貼防止滑倒。如長者步履不穩,可在床邊放置便椅以縮短夜深時如廁的距離。長柄工具如長柄取物夾、長柄鞋抽等都可以協助長者減低攀高和蹲低的機會,減少跌倒。
問︰長者又可以如何避免割傷,燙傷和火警呢?
防止割傷
長者使用利器時必須確保有充足光線,亦應配戴合適的眼鏡。使用完畢應將利器妥善放在抽屜內或刀架上,不要隨便亂放。煮食時亦可選購免治肉碎代替自行用刀預備。市面上亦有防切割的手套可在預備食材時使用。
防止燙傷和火警
打開煲蓋時要小心以免被蒸氣燙傷,可戴上隔熱手套以拿起熱燙的爐具。爐具方面,可轉用電池爐代替明火煮食,這可減低發生火警的機會。準備需時較長的菜式,可使用電子煲或可調較時間的爐具,避免忘記熄火而導致火警發生。
最後,獨居或體弱的長者宜安裝平安鐘,並隨身佩戴遙控手掣,萬一發生意外時,也可即時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