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日
柏金遜病家居篇

日期:               20218

作者: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職業治療師  葉慧怡女士

 

: 我的一位晨運老友記剛診斷患上柏金遜病,究竟這是甚麼疾病?

: 柏金遜病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持續衰退疾病,因是由於腦幹內「黑質」部位退化,以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這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損,影響患者身體的活動,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

 

: 這疾病是否很普及? 成因是甚麼?    

: 根據2015全球病類負擔研究,全球約有六百二十萬人患有柏金遜病;推算至2040,患病人數將會增至多於2倍。

絕大多數柏金遜是原發性的,成因不明,但有20%30%的柏金遜病徵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在醫學診斷上,它們不屬於柏金遜病,而是誘發性柏金遜病。成因包括:中風及腦血管病、腦創傷、腦瘤、腦室積水、一氧化碳或其他重金屬物品中毒、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 我的那位老友記最近耍太極的動作變得很慢又出現手震,這是否柏金遜病常見的病徵?

一般來說,柏金遜病影響肌肉活動的主要症狀有震顫、僵硬、動作緩慢及走路易失平衡 ; 肌肉活動的症狀有疲倦、疼痛和抑鬱。由於這些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因此如果發現有上述的症狀,便要及早就醫,找出病因。此外,每一個柏金遜病患者的病情都各有不同,並不能一概而論。而隨著病情變化,不同階段亦會有不同病徵出現,而後期病徵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較大。

 

初期病徵

中期病徵

後期病徵

-震顫:患者手腳持續或間歇出現不受控制的震顫,尤以靜止時最為明顯。震顫多由一邊的手或腳開始,然後慢慢擴展至同一邊身體的其他部位。

-僵硬:手腳肌肉變得僵硬,患者在伸直或屈曲手腳時,發覺該部位出現重大阻力,動作有如轉動齒輪般困難。

  • 書寫困難,字體愈寫愈細小
  • 長時間呆坐而不變動坐姿
  • 起步及停步均有困難
  • 臉部表情比較僵硬
  • 步行時雙手缺乏擺動
  • 語音單調

-病徵逐漸地由一邊身體發展至兩側

  • 走路和姿勢受影響,例如步行時腳部不能提起,拖在地上行走
  • 失去平衡力,容易跌倒,身軀前傾,因此,患者慣於在起步後,即以急促碎步向前衝,起步及轉彎時尤其困難

 

-病情進一步惡化,步行明顯地受影響,在藥力失效時完全失去行動能力。

  • 說話不清
  • 吞嚥困難
  • 排便、性功能失調及其他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 藥力發揮作用時可能出現不自主動作,藥力失效的時間亦會逐漸增長
  • 失去自我照顧能力
  • 認知功能障礙
  • 幻覺或妄想等精神錯亂徵狀

 

: 有沒有一些日常生活貼士可以幫助我那位老友記?

進食

 

梳洗穿衣

 

站立及轉移

 

如廁及洗澡

 

家居環境

 

心理健康

 

家人和護老者應該盡量讓患者繼續維持自我照顧能力,並因應個別患者的需要而施以適度的協助,切忌凡事代勞,否則患者的活動自理能力反而會因缺少鍛煉而退步得更快,效果適得其反。家人和護老者亦應運用適當技巧及選用合適的輔助器具,並按步驟耐心地指導和鼓勵,以協助患者保持及提升自我照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