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三寶」預設得到
讀者來信
我父親最近被診斷患上輕度認知障礙症,我擔心他日後無法獨立處理財務及醫療護理上的事宜。他擁有數個理財和投資賬戶,現時他仍能管理財務,但難保將來當他病情一旦惡化,失去自主能力,到時候若我需要代為動用他的資產,都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繁複而昂貴的手續呢!另外,父親性格一向豁達,視生老病死為自然規律,他只希望晚期生活可以過得有一定的尊嚴及質素,究竟「平安三寶」對我們有幫助嗎?
陳女士
臨床心理學家回覆
陳女士,我很欣賞你對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父親關懷備至,從來信中得知你正關注父親日後的財務及醫療護理方面的安排。坊間所說的「平安三寶」其實是指「遺囑」、「持久授權書」及「預設醫療指示」,讓當事人趁著仍有自決能力(即指「精神行為能力」)時作出妥善安排,預先為日後的財務及醫療照顧計劃做打算,此舉不但能減少家人將來在處理自己的財務及照顧安排時所面對的困難和壓力,同時也有助家人和照顧者較容易執行自己的意願。以下我就「平安三寶」作逐一簡介:
(一)「遺囑」
「遺囑」,俗稱「平安紙」,是一份法律文件,可確保立遺囑者的遺產能夠按其意願分配,以減少日後家人及繼承人之間可能出現的爭拗。若逝者在生前沒有訂立遺囑,遺產將根據香港相關法例分配,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按法例的分配方式或未能完全符合逝者的意願。若要訂立遺囑,建議諮詢律師,以確保其法律效力。
(二)「持久授權書」
一般授權書在授權人(即將其權力授予其他人的人)變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便會失去效力,但「持久授權書」在授權人喪失精神行為能力後,將會「持久」地有效,並賦予權力予受權人,繼續處理授權人的財政事務。換言之,「持久授權書」容許授權人在精神上有能力行事時,委任受權人,以便在授權人日後變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時,受權人可照顧其財務事項。由於「持久授權書」是一份法律文件,有意訂立者須尋求律師協助。
(三)「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醫療指示」是指患者可以預先設定指示,在以下三種情況下,即「當病情到了末期」、「處於持續植物人狀況或不可逆轉的昏迷」或「晚期不可逆轉的生存受限疾病」時,為了紓解患者身受的痛苦或減低對其尊嚴的損害,並免卻醫療人員和家屬需要肩負代為作出困難決定的重擔,患者可以拒絕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例如心肺復甦術、人工輔助呼吸、心臟起搏器等等。須知道,預設醫療指示並不等如安樂死,亦不等如「放棄」或「等死」,因為在晚期照顧階段仍會維持基本護理和紓緩治療,讓患者舒適安寧而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刻。香港現時未有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不過,患者在「預設醫療指示」中表明的意願,在普通法制度下仍具法定效力。
當認知障礙症到了晚期,患者常面對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包括進食困難、營養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可見此時患者極需要晚期照顧以保障其尊嚴和生活質素。可惜,患者到了此時多已失去了自主能力,需要家人或監護人代為決定一連串的醫療護理安排,例如接受怎麼樣的臨終照顧和護理、在哪裡頤養及在哪裡離世、是否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等。若患者之前沒有向家屬表示過醫療意願,家屬此刻往往因為要為患者作出決定而感到焦慮、內疚和矛盾。有見及此,患者應趁疾病的初期和仍有自主能力時,與家屬商討預設照顧計劃,以確保患者的意願得到理解和尊重。
盼望「平安三寶」能帶給你和你父親多一個保障,請你繼續鼓勵他與家人及醫護人員保持溝通,好讓大家瞭解他在不同階段的期望和需要。
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臨床心理學家
(此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之用,由於身體狀況因人而異,病情亦可能隨時出現變化。如對醫療及法律範疇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護人員及律師。)